平台资源号: | 1511C0004000001613 | 菌株保藏编号: | CPCC 160019 | ||
中文名称: | 铜绿假单孢菌 | 属名: | Pseudomonas | ||
种名加词: | aeraginosa | 其它保藏中心编号: | |||
来源历史: | ←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| 收藏时间: | 1990-05-06 | ||
原始编号: | FIM(A-08) | 原产国: | 中国 | ||
资源归类编码: | 15131134101 | 模式菌株: | 非模式菌株 | ||
主要用途: | 分析检测 | ||||
特征特性: | 0.5-0.8×1.5-3.0微米的杆菌,单个,成对或成短链;以极生的单鞭毛运动;在合适的培养基上产生可扩散的荧光色素和可溶的吩嗪色素,脓青素;微弱地分解脂肪,卵黄反应阴性;能利用葵二酸、L-扁桃酸盐、乙酰胺和正-十六烷;不利用海藻糖、粘酸盐和内消肌醇;最适生长温度37℃,41℃生长,4℃不生长;DNA的G+C含量约为67%。 | ||||
具体用途: | |||||
生物危害程度: | 三类 | ||||
分离基物: | 采集地: | ||||
培养基编号: | CM0002 | 培养温度: | 37C | ||
基因元器件: | 记录地址: | http://www.cpcc.ac.cn/junzhong.php?id=1613&highlight= | |||
图像: | 机构名称: | 中国药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| |||
机构名称缩写: | CPCC | 隶属单位名称: |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| ||
资源保藏类型: | 培养物 | 保存方法: | 定期移植法 | ||
实物状态: | 有实物 | 共享方式: | 资源纯交易性共享;资源交换性共享 | ||
提供形式: | 斜面培养物 | 获取途径: | 邮件;现场获取 | ||
联系方式: | 福州仓山进步路25号,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,邮编:350007,电话:(0591)83475544,联系人:江红,15859087266;jianghong709@163.com | ||||
源数据主键: | CPCC160019 | 收录时间: |
平台资源号: | 1511C0004000001613 |
菌株保藏编号: | CPCC 160019 |
中文名称: | 铜绿假单孢菌 |
属名: | Pseudomonas |
种名加词: | aeraginosa |
其它保藏中心编号: | |
来源历史: | ←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|
收藏时间: | 1990-05-06 |
原始编号: | FIM(A-08) |
原产国: | 中国 |
资源归类编码: | 15131134101 |
模式菌株: | 非模式菌株 |
主要用途: | 分析检测 |
特征特性: | 0.5-0.8×1.5-3.0微米的杆菌,单个,成对或成短链;以极生的单鞭毛运动;在合适的培养基上产生可扩散的荧光色素和可溶的吩嗪色素,脓青素;微弱地分解脂肪,卵黄反应阴性;能利用葵二酸、L-扁桃酸盐、乙酰胺和正-十六烷;不利用海藻糖、粘酸盐和内消肌醇;最适生长温度37℃,41℃生长,4℃不生长;DNA的G+C含量约为67%。 |
具体用途: | |
生物危害程度: | 三类 |
分离基物: | |
采集地: | |
培养基编号: | CM0002 |
培养温度: | 37C |
基因元器件: | |
记录地址: | http://www.cpcc.ac.cn/junzhong.php?id=1613&highlight= |
图像: | |
机构名称: | 中国药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|
机构名称缩写: | CPCC |
隶属单位名称: |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|
资源保藏类型: | 培养物 |
保存方法: | 定期移植法 |
实物状态: | 有实物 |
共享方式: | 资源纯交易性共享;资源交换性共享 |
提供形式: | 斜面培养物 |
获取途径: | 邮件;现场获取 |
联系方式: | 福州仓山进步路25号,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,邮编:350007,电话:(0591)83475544,联系人:江红,15859087266;jianghong709@163.com |
源数据主键: | CPCC160019 |
收录时间: |
联系电话:010-63187118
电子邮件:cpcc@cpcc.ac.cn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号院
公众号二维码